按历来的传授,名为若望的三封书信是若望宗徒兼圣史写的,并且由书信的内容,也可以证明这古传授的可靠。因为这三书信的语言、词汇、观念、语气和整个笔调,几乎与若望福音全同。作者的名字固然不见于三书内,但在后二书中,作者自称为「长老」,在审慎研究之后,敢断定此「长老」应说若望宗徒。因为他在世寿数最长,在第一世纪末,宗徒中仅存的,也只有他一人。在初兴教会内尊称他为「长老」,他实当之而无愧。关于若望的小传,已见于若望福音引言。
本书虽无数致候辞,未提收信人是谁,但由作者对收信人的亲切口吻来看(2:12-14,18,28;3:7;4:4),可知是若望写信给与自己由特殊关系的小亚细亚的信友(见默2:3);从本书可知他们已是信德成熟的人(2:20,21,27),但因当时在那地方兴起一种异端,危害他们的信德和道德,因此若望给他们写了本书,一来为攻斥旁门左道,二来为护卫信友免受毒害。
本书的希腊文和文句十分平易浅近,但义理深邃,反覆用「光」,「黑暗」,「生命」,「真理」「爱」等概念,阐明了神学的深奥道理,如基督的天主性(2:22,23;5:1)降生的事实(1:1-4与若1:4,14;15:11;16:24等相比较),可说二者是同时著成的,即在第一世纪末,很可能都写于厄弗所。
本书除序文(1:1-4)和结论(5:13-21)外,正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天主是光,所以信友应在光中行走(1:5-2:29);第二段:天主是父,信友都是他的子女,所以应是圣善的,并应彼此相爱(3:1-4:6);第三段:天主是爱,所以信友应在爱天主爱人之德上是成全的(4:7-5:12)
| 旧约 | |
| 创世纪 | 出谷纪 | 
| 肋未纪 | 户籍纪 | 
| 申命纪 | 若苏厄书 | 
| 民长纪 | 卢德传 | 
| 撒慕尔纪上 | 撒慕尔纪下 | 
| 列王纪上 | 列王纪下 | 
| 编年纪上 | 编年纪下 | 
| 厄斯德拉上 | 厄斯德拉下 | 
| 多俾亚传 | 友弟德传 | 
| 艾斯德尔传 | 玛加伯上 | 
| 玛加伯下 | 约伯传 | 
| 圣咏集 | 箴言篇 | 
| 训道篇 | 雅歌 | 
| 智慧篇 | 德训篇 | 
| 依撒意亚 | 耶肋米亚 | 
| 耶肋米亚哀歌 | 巴路克 | 
| 厄则克耳 | 达尼尔 | 
| 欧瑟亚 | 岳厄尔 | 
| 亚毛斯 | 亚北底亚 | 
| 约纳 | 米该亚 | 
| 纳鸿 | 哈巴谷 | 
| 索福尼亚 | 哈盖 | 
| 匝加利亚 | 玛拉基亚 | 
| 新约 | |
| 玛窦福音 | 马尔谷福音 | 
| 路加福音 | 若望福音 | 
| 宗徒大事录 | 罗马人书 | 
| 格林多前书 | 格林多后书 | 
| 迦拉达书 | 厄弗所书 | 
| 斐理伯书 | 哥罗森书 | 
| 得撒洛尼前书 | 得撒洛尼后书 | 
| 弟茂德前书 | 弟茂德后书 | 
| 弟铎书 | 费肋孟书 | 
| 希伯来书 | 雅各伯书 | 
| 伯多禄前书 | 伯多禄后书 | 
| 若望一书 | 若望二书 | 
| 若望三书 | 犹达书 | 
| 默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