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弟德传》是叙述一位犹太女英雄拯救本国的史事。当亚述王战胜了玛待王以后,又派遣司令敖罗斐乃带兵征讨西方各国,所到之处,无不称臣纳贡。但他来到犹太境内时,却遭到了顽抗,敖氏遂下令围攻犹太的要塞拜突里雅城。围困既久,城内的水源又为敌军截断,居民正准备投降之际,友弟德出现了,她劝勉居民要一心倚赖天主,自己却深入敌军阵地,一夜之间智取了司令敖罗斐乃的头;不但解了本城之围,且使犹太军民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因而全以色列民族,无不兴高彩烈,歌颂友弟德为“耶路撒冷的荣耀,以色列的光荣……”。
如将本书所记载的史事,以及所有的人名地名,与历史和地理学来比较对照,发觉有不少彼此不相符合之处。推究其中的原故,大概是作者故弄玄虚,特意伪托一些人名地名,不欲开罪当时的执政者,但为当时的犹太人,自可一目了然;可是为后世的人们,却成了不易了解之迷。再说,作者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写历史,而是以叙述一女英雄为模 ,来教训同胞敬主守法。友弟德虽为一弱女,却在极端危急中,凭她对上主的赤诚信赖,一夜间把强敌消灭;这是为教导选民,只要他们忠心事奉天主,天主决不会置选民于不顾。
本书所提及的史事,大约发生于公元前四世纪,即波斯王朝的晚年;但本书的写成,似乎当在公元前二世纪内。
本书的原文,如《多俾亚传》的原文一样,早已失传。我们今日所有的经文,只是留传下来的古译本。圣教会自古以来,即根据希腊文的“七十贤士译本”,视本书为圣经。
读者在阅读这位女英雄传时,不可以新约的道德标准,来评断友弟德的行为,只可以犹太人极端的民族主义来评断。我们应注意:作者论友弟德的生平所称道的,即她爱天主爱同胞的热诚,她的贞洁及勇毅之德,以及她一心倚赖天主的坚固信心。因她具有上述诸美德的原故,圣教会以她为圣母玛利亚的预像。
| 旧约 | |
| 创世纪 | 出谷纪 | 
| 肋未纪 | 户籍纪 | 
| 申命纪 | 若苏厄书 | 
| 民长纪 | 卢德传 | 
| 撒慕尔纪上 | 撒慕尔纪下 | 
| 列王纪上 | 列王纪下 | 
| 编年纪上 | 编年纪下 | 
| 厄斯德拉上 | 厄斯德拉下 | 
| 多俾亚传 | 友弟德传 | 
| 艾斯德尔传 | 玛加伯上 | 
| 玛加伯下 | 约伯传 | 
| 圣咏集 | 箴言篇 | 
| 训道篇 | 雅歌 | 
| 智慧篇 | 德训篇 | 
| 依撒意亚 | 耶肋米亚 | 
| 耶肋米亚哀歌 | 巴路克 | 
| 厄则克耳 | 达尼尔 | 
| 欧瑟亚 | 岳厄尔 | 
| 亚毛斯 | 亚北底亚 | 
| 约纳 | 米该亚 | 
| 纳鸿 | 哈巴谷 | 
| 索福尼亚 | 哈盖 | 
| 匝加利亚 | 玛拉基亚 | 
| 新约 | |
| 玛窦福音 | 马尔谷福音 | 
| 路加福音 | 若望福音 | 
| 宗徒大事录 | 罗马人书 | 
| 格林多前书 | 格林多后书 | 
| 迦拉达书 | 厄弗所书 | 
| 斐理伯书 | 哥罗森书 | 
| 得撒洛尼前书 | 得撒洛尼后书 | 
| 弟茂德前书 | 弟茂德后书 | 
| 弟铎书 | 费肋孟书 | 
| 希伯来书 | 雅各伯书 | 
| 伯多禄前书 | 伯多禄后书 | 
| 若望一书 | 若望二书 | 
| 若望三书 | 犹达书 | 
| 默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