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玫瑰园-圣方济各反对杀生, 认为动物也应该被爱护。 

圣方济各反对杀生, 认为动物也应该被爱护。

作者:时间:2023-07-15 16:41:03浏览: 313次

圣方济各的五痕:圣方济各

圣方济各和平祈祷文

主啊,

请将我塑造成和平工具

哪里有伤害,让我传达宽恕

哪里有仇恨,让我播种爱德

哪里有疑惑,让我提供望德

哪里有绝境,让我带去喜乐

 

主啊,

请赏赐我所梦寐以求的

不是被理解,而是去理解

不是被安慰,而是去安慰

不是被人爱,而是去爱人

 

因为

只有给予,我们才会获取

去原谅,我们才会被宽恕

死于旧我,才会获得永生

 

圣方济各

生于意大利古城亚西西富裕之家

年少时过着欢愉优悠的花花公子生活。

他是当地青年贵族的领袖,

时常发起玩乐,狂欢饮宴。

方济各后来染上疾病,

又参军不遂,

再加上其也原因,

于是开始了一连串很长而且激烈的心灵挣扎。

这挣扎在1206年达到最高潮。

 

那时他父亲非常愤怒,

把他带到主教面前,

废去了他的继承权。

方济各就脱下所有衣服,

赤身离开,

决心顺从主的呼召,

过宗徒式的贫穷生活。

 

很多人看见他在迫害中仍然喜乐,

听见他自称与「贫穷」女士结合,

大受感动,

成群结队地跟随年青的他。

 

方济各听见这决定性的呼召后三年,

有位十六岁的贞女顾蕾娜(Clara)想要加入这运动,于是组成了方济各会的妇女支会,

通称「贫穷女士」(Poor Ladies),

 

或者

「贫穷顾蕾娜」(Poor Clara)。

结果,这群快乐的男女成立了天主教中最浩大最有影响力的修会。

早期的方济各运动结合了神秘的默想与传教的热诚,这情况并不平凡。

 

沙拨((Paul Sabatier)也许是撰写圣方济各传作者中最权威的一位,论到圣方济各的传教热诚时写着说:

「他满足快乐,

越来越觉得必须叫别人也与他分享,

并且要到地的四极去宣扬地怎样获得这快乐」。

 

他满怀热情,

走过意大利许多地方,

又到埃及向苏丹传道,

也曾设法在西班牙的回教徒中服务。

 

法兰西斯是位很有魅力的演说家,

而他深刻的信仰以及闪闪发光的热爱,

在人心中激发起近乎疯狂的热情。

他派出他的小弟兄(Brothers Minor)到欧洲和摩洛哥各地传道,

称那谦卑的队伍为「天主的变戏法者」。

 

他们的责任是

「复兴人心,引导他们进入属灵的喜乐中」。

 

圣方济各会不单传教,也歌唱。

他们充满热情喜乐,

敬拜时常常达到心醉神迷的狂喜地步。

 

法兰西斯具有诗人的心灵,时常即兴作出赞美诗,

最著名的一首乃是

「太阳颂」,

与太阳兄弟、月亮姊妹、风兄弟、水姊妹一同庆祝。

那是一首欢乐的崇拜诗,

颂扬天主为所有美善事物的创造主。

热爱受造物显然是这些简朴修士的一个记号。

 

他们的生活与大地很接近,而且特别喜欢大自然。

 

有一次,圣方济各与墨瑟奥修士 BrotheMasseo)往一个小村子乞讨面包。

回程时,

他们拿着几片干面包皮,

四处寻找可以取饮的水泉;

终于找到了,

并有一块平坦的石头做桌子。

他们吃这微薄的食物时,

圣方济各好几次感叹地说:

「墨瑟奥弟兄啊!我们真不配享受这样大的宝贝!

最后,墨瑟奥修士忍无可忍,禁不住抗议说:

「这么贫乏的处境实在不能称为宝贝,

既没有台布又没有餐刀,

 

没有碟子,没有汤碗,

没有房屋,没有餐桌!

圣方济各兴奋地回答:

「那正是我认为极大的宝贝。

没有一件东西是用人工做成的。

这里的一切东西,

都是天主所供应

一一烤过的面包,

美好的石桌,

清洌的泉水,都是明证。」

 

他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食物,

然后继续向法国前进,

「欢喜快乐,歌颂上主」。

 

欢乐的信靠是他们简朴的特色。

 

有一次,圣方济各聚集了约五千个圣方济各会的修士,在一片空旷的平原上举行露营大会,圣道明(StDominic)以及好几位著名人物都前来参观。

 

会议到了某一程序时,

法兰西斯站起来,

发表一篇动人的讲章。

 

结束时他吩咐所有修士:

「不要为吃喝或身体的其他需要挂虑担心,只要全神贯注向祈祷天主,赞美。

把一切身体的挂虑交给基督,

因为他特别眷顾你们。」

 

圣道明听了这话,

心中不安,

觉得这命令似乎不够谨慎。

然而不久后,

周围各城的居民陆续来到,带来丰富的食物。

一个庆筵接着开始,

所有修士都为天主的预备高兴感谢。

 

圣道明大受感动,

谦和地跪在圣方济各面前,说:

「天主实在看顾这些圣洁微小的穷人,

我以前竟不了解。

我答应,

从今以后遵守福音的圣洁贫穷召命」。

 

圣方济各懂得何谓喜乐,

不过那种喜乐是根源于十字架,

而不是逃避十字架。

 

有个可喜的故事说到圣方济各如何教导利奥修士完全喜乐的意义。

一次,他们两人在严寒的雨中同行,

圣方济各逐一提醒利奥什么是一般人相信会带来喜乐的事物,

每次都加上一句:

「完全的喜乐不在其中。」

最后利奥捱不住了,

就问:

「我奉天主的名恳求你,

请告诉我完全的喜乐究竟在哪儿?

于是圣方济各开始列举他所能想象到的最屈辱、最自贬的事物,

每次都加上一句:

「利奥弟兄啊!

你把这个写下来,

完全的喜乐就在其中。」

 

结束时他向利奥解释:

「圣神的恩宠和才干中,

最要紧的是要能克服自己,并且甘心乐意因为爱基督的缘故,

忍受痛苦、侮慢、屈辱、艰辛」。

圣方济各的生平给我们提示了一种健全的独身模式(不健全的独身例子在教会史中罄竹难书)。

 

独身这事不可等闲视之。

坦率地说,有些简朴的生活模式,独身是必须的条件。

假如圣方济各不是独身,也不可能做到他所做过的一切。

 

耶稣亦然。

独身不是简朴本身必要的因素,然而某些简朴的模式,则非是独身不可。

假如我们想要过像圣方济各那样的生活,

最好不要结婚;

如果想要结婚,那么最好不要试行像圣方济各那样生活。

 

因为不了解这简单的事实,人类社会已造成了许多痛苦不幸。

圣方济各和方济各会修士懂得上主的喜乐。

他们的记号是单纯的爱和欢乐的信靠。

他们以兴奋快乐的心对抗物质主义以及心怀二意的精神。

当代最需要的乃是这种满有胜利喜乐之简朴。

圣洁贫穷的圣方济各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

但造就他丰盛生命最主要的原因,

 

是他对

「贫穷」与「和平」的坚持,

这是他自圣经,

尤其是耶稣教导的体会。

圣方济各曾对他的同伴们说:

「一旦我们拥有什么,

就需要武器保护它们和我们自己,

这是为什么会有许多争吵、战祸及法律诉讼的原因。

这些事,

使我们失去了造物主之爱,也使得邻舍反目成仇。

 

对我们这小群人而言,

我们已完全溶入『不拥有世上任何短暂物质』的生活中。」

 

他又说:

「造物主已呼召我们,

过着贫穷和一无所有的生活,为要施行拯救的计划

 

为我们与世界立约:

『我们给世界一个好榜样,世界供应我们所需』。

让我们坚持这圣洁的贫穷,这是一条窄路,

却是通向完全与永恒之福的保障。」

 

他融入自然的生态生活。

圣方济各与其同伴,

除了外出讲道、作工、乞讨、照顾贫病外,

其它的时间,

就是在旷野自然中静思、默想、祈祷及亲近造物之主。

 

他常有数周,

甚至长达40昼夜的独处、禁食生活,

在这样的时间里,

他必然由周遭自然环境中,体会到人与生物及人与造物者的亲密关系。

 

法兰西斯的故乡山谷青翠秀丽,

再加上他敏锐的心灵,

以及喜好创作吟咏诗歌,

就更使得他与自然有着融为一体的关系。

 

他对自然生物之爱,

远超过罗曼蒂克的情感,

我们可由他创作的诗歌及一些轶事中略窥一二,

尤其是他那首传颂数百年的

「太阳颂」(Canticle of the Sun),

更突显了他那拥抱,关爱万物的剔透心灵。

他不只是爱有生命之物,

也看到他们内在所贯穿的永恒生命,

更体会到自己(人)与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他在每一样受造物中,

在每一种自然脉动里,圣方济各都看到原创者的形像与祝福,

他没有现代环保运动的「回收」、「减废」、及「生态保育」观念,

但他却完全融入有生命、无生命、死亡及永恒之中。

 

圣方济各反对杀生,

认为动物也应该被爱护。

 

很多圣方济各生平的故事是和他对动物的爱有关。

关于圣方济各对于大自然的关怀最有名的故事大概是在小花 (Fioretti)一书中提到的,

说到关于圣方济各和鸟的故事,《小花》一书搜集了在圣方济各死后的多种传闻及民间故事。

 

 

 一天圣方济各和他的伴侣们在旅途上看到了路的两边的树上有很多鸟,

他告诉他同伴们说

 

“你们等我,

我要去对我的鸟姊妹传教。”

鸟在他传教的时候围绕着他,

被他的声音吸引,

 

一只都没有飞走,

圣方济各对他们说:

 “我的鸟姊妹,

你们受助于天主太多了,

所以你们一定要随时随地感谢上主。

为了他给你们自由在天空飞翔,

为了他给你们衣裳…

你们不用耕种不用收割

上主就喂了你们,

给你们河流和泉水止渴,

给你们山谷遮荫,

给你们高树筑巢。

你们虽不知道如何缝纫或编织,

上主就帮你和你后代制好了衣服。

因为主如此爱你们,他对你们满是恩惠。

 

因此,

永远要赞美天主。”

 

一次在克雷乔附近,

有一个弟兄带来一只掉进陷阱中的小兔子。

当圣方济各看到这只小兔子时,

他“充满温柔”地说:

 

“兔子兄弟,到我这儿来。

你怎么能让人抓住呢?

那位抱着小兔子的弟兄放下兔子,

这只兔子蹦向圣方济各怀里。

圣方济各以“母亲的慈爱”抚摸着小兔子,

最后把它放在地上,

让它蹦回树林。

在犹豫着蹦了几下后,

小兔子又转回身来,

蹦到圣方济各的身边。

这样重复了好几次,

直到圣方济各叫一个弟兄将小兔子带到远处放掉它。

 

当圣方济各走访佩鲁贾湖上的岛屿时,

也有另一次类似的他与兔子的故事发生。

有一次,圣方济各坐在赖蒂湖上的一只船中。

 

一个渔民抓住了一条鱼,

把它送给圣方济各当作礼物,

圣方济各很高兴地接受了这礼物,

把它放在手臀上,

管它叫“兄弟”,

然后他把它放回了水中。

 

他这么做的时候还在赞美天主。

有一段时间,

那条鱼不肯离开,

只是在船附近游动,

在水中嬉戏,

直到圣方济各让它离开时,它才离开。

 

一次,他遇见一个去市场的男人,

抱着两只捆绑着的羊羔,

圣方济各听到羊羔的叫声深受感动,

而且

 “他像母亲对待哭喊的孩子一样,抚吸它们。”

 “你为什么要折磨我的羊羔兄弟呢?

圣方济各问那个男人,

 “还这样捆着它们,

吊着它们?

 “我要把它们带到市场上卖掉,

因为我需要钱。”

这个男人回答道。

 “那结果它们会怎么样呢?

圣方济各继续问。

那个男人回答道:

 “买主会杀了它们,

然后吃了它们。”

 

 “不!”圣方济各脱口而出:

 

“这可不行!

他脱下自己的斗篷,

这件斗篷制作精良,

质地上乘,

他是因天冷而借来的。

 

他走到这男人面前,把斗篷扔给了他,

:

 “你拿着我的斗篷,

当作买金,

把羊羔给我。”

那男人觉得这笔生意太划算了,立刻答应了。

圣方济各想了一会儿,

他如何处理这两只羊羔呢?

征得他的同伴同意以后,

他又把这两只羊羔还给了那个男人,

 

但在归还之前,

他要这位男人答应他永远不会出卖和宰杀这两只羊羔。

 

即使是虫子,

也是圣方济各同情的对象。

一天,他阅读了一篇有关耶稣的文章,

文章引用耶稣的话:

 “我是虫子,不是人。”

从那时起,当他看见路上的虫子,

他就会弯下腰来捡起虫子,把它安全地放在一旁,

防止旅行者走路时踩伤它们。

 

这最后一个故事揭示了圣方济各生态感情的本质。

对圣方济各而言,

自然是他与他的信仰的鲜活象征。

由于圣方济各提倡不杀生与保护动物,

 

据传说,圣方济各能与动物交谈,是动物的守护神,

他曾为动物布道,还驯化了一匹狼。

圣方济各于1226104日前夜去世,

这一天就成了教徒对他表示纪念的斋日。

也正因此,这一天(即每年104日)被定为世界动物日。

 

圣方济各是天主教方济各会创始人

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11821226

又称圣弗朗西斯科、

亚西西的圣方济各

或圣法兰西斯

 

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各女修会的创始人。

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

他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

 

传说因着天主的圣意安排,在圣弥额尔总领天神的四十天斋期前,

天主显现异像,在他身上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承受的五伤

(即双手双脚与左肋)

 

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

使之痛改前愆而得救恩。

圣方济各的圣痕也是罗马教廷唯一官方承认的圣痕。

 

为了纪念他,

美国旧金山使用他的名字(即圣弗朗西斯科)作为城市名。

 

他的国籍

意大利

出生日期

1182

 

圣方济各出生于富裕家庭。

 

二十几岁之前,为军人和战俘。

他放弃财产和家庭,过清贫生活,进行隐修。

1208年起开始讲道。

许多人从他修道,1209年方济各会的托修会获得教皇英诺森三世批准,正式成立。

1212年协助贵族妇女克拉雷成立克拉雷安贫会。

1219年去埃及传教。

造访圣地耶路撒冷。

1224年见到耶稣后,

他是第一位身上有圣痕的人。

他的影响使得被政治和财富所腐化的教会,

帮助恢复人们对教会的深信不疑。

 

《圣方济各受五伤圣痕》

(照约旦·卡塔尔拉尼的记载是1209年),

玛窦福音第十章第九节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使他决定终生要神贫。

那段福音的故事是耶稣告诉他的信徒要他们出去宣扬天国的来临,

他们宣扬时不需要带钱,

连走路的拐杖都不用带,

而且他们也不要穿鞋。

他穿着粗布衣服,赤脚,

而且照着《圣经》的说法连拐杖也没有,

四处呼吁大家要反省悔过。

很快的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

而在一年内陆续加入有将近十一个跟随者。

 

他称这些跟随者为"fratres minores"

在拉丁语中"小兄弟"的意思。

 

方济各会修士有时候会被称为Friars

这是由拉丁话的兄弟"fratres"转来的。

贫穷微小的亚西西修道士圣方济各,

以及他那群喜气洋洋的跟随者,

构成了基督教会简朴的另一模式。

他们踏遍世界,

内心沉醉于天主的爱中,

充满着狂喜之情。

澎湃的喜乐乃是他们简朴的标记。